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.
那個女人還可以被形容為handsome的年代
傲慢與偏見,是少數幾部我看了再看、看了小說還是繼續看、失戀過後繼續看、談戀愛還在看、單身時候也在看的電影。前幾天閒來沒事加上聽說Lily James 所主演的傲慢偏見與殭屍(Pride and prejudice and zombies) 預告片已經釋出(我真的好失望),又翻出來看了一遍,這一次看的感覺卻與以前大不相同。初看傲慢與偏見,除了終於理解為何世間女性都崇拜達西先生之外,對於他們一家子的女孩兒 也頂多是些許的了解;再看傲慢與偏見,我更看到了伊莉莎白小女孩子脾氣的彆扭,母親對於姐姐珍的各種『推銷』(甚至是貶低自己女兒也在所不惜);而這一次,我看到了達西先生為何脫口而出:「我不顧我出身的階級與你的階級,並且蒙羞我的父母」、「儘管我再怎麼壓抑我自己的樣不該擁有的情感」,雖然這些話終究帶我們走到了:「我愛你,我想跟你常相廝守」。但我們不僅可以看見朋友、僕人、親人口中的達西是個好男人、可靠的男人的原因,不過這也讓我們不禁懷疑起,那為何伊莉莎白對他印象這麼糟?
傲慢與偏見是一本出版於1813年的小說,由英國女作家 珍奧斯汀(Jane Austen) 所撰寫;
角色刻畫
費茲威廉 達西(沒錯,達西先生有名字的)Fitzwilliam Darcy
歷史上最著名的達西先生應該就屬Colin Firth 了(出演在BBC 1995年的電視迷你劇集)
他演活了這名眼神憂鬱、優雅、忠實的男主角;
總是好像要說些什麼卻又不好啟齒的模樣讓許多少女心癢難耐。
而那幕他從湖裡走出來的場景號稱「開創了電影的新風潮」(在此我就只附上小狗眼神的達西了)
當然電影版的達西,可能沒有像Colin Firth 一樣知名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看太多次了
其實我覺得由Matthew Macfadyen 來飾演更有另一種穩重、成熟、富有男子的隱晦情感。
傲慢與偏見是本建立在18世紀初的小說,因此在服裝的演繹上我們可以看見大量的領巾
(而且都是綢緞、布料高級)像:
這樣:
醬:
而在衣著方面,拿2005年電影版的達西舉例則是大衣、雙排扣、長外套。
其實位於十八世紀初期的紳士穿搭(穿搭文?)還可細分為外出裝、社交裝、運動裝....在此我們就不再細分了;
而若提到女孩子的部分:
就不得不提到,兩任伊莉莎白在電視/電影裡著名的 Dirty Petticoat
(她們都因著穿著裙子在泥濘不堪的地上,就可以長途跋涉為名)
但也間接描述了 伊莉莎白的個性,不如其他女孩子一般拘泥於小節,或在意他人眼光。
達西先生是什麼樣的角色呢?
他是隱晦的,嘴上說著伊莉莎白的美貌僅是”Tolerable”(可以忍受的),但眼裡卻時不時地瞥向這位意氣風發、調皮、彆扭的女孩;而伊莉莎白則像隻刺蝟一般,聽見了達西先生這樣的評語,並且多次聽說達西先生為人高傲、甚至對於女性的要求頗高(剛好她自身出身低、且琴棋畫皆不擅長)、她眼底盡是鄙夷:「多麽高傲的男人啊」,換句白話文來說就是:「有錢了不起膩?」
他是矛盾的,他看著班內特家人(尤其是她母親)勢利、出身不高、教養不好、大嗓門、女人該守持的道德條件在班尼特加更是虛無,可他卻偏偏愛上了這位總是穿著粗衣破布裙子的少女,甚至顏色也不鮮豔,披著頭髮拖著泥濘的裙擺就可以大方地走進高級莊園,其實伊莉莎白不是不在意別人的眼光,只是在意了又如何?
伊莉莎白是什麼樣的角色呢?
是單純(蠢)的,在每次遇見達西先生就渾身散發著怒氣之後,他遇到了帥氣、有著和善微笑的韋翰先生,一名士兵。自從遇到了韋翰之後,伊莉莎白臉上彷彿寫著:這就是正常好男人該有的樣子嘛;殊不知韋翰不但不是好男人,而是一個貪得無厭、四處毀謗他人的偽君子。這裏充分的刻畫了在非語言溝通裡面重要的一環,「人們往往認為帥氣的人不會做壞事」,如同:像韋翰先生這樣正直的軍人、帥氣的笑容,他怎麼會有如此惡劣的行為呢? 這時的伊莉莎白對於達西先生/男人,有滿滿的厭惡,這更在韋翰用「委屈」、「逆反心理」(沒關係啦..我不介意,反正達西這樣做可能會快樂一些吧!畢竟他爸爸比較愛我,唉)、這些手段之後,伊莉莎白像是遇到了知音,對韋翰滿是憐惜。
她是憤世嫉俗的,這樣的身世讓她總是用帶有一點嘲諷的語氣在看事情,當他的表親柯林斯先生滔滔不絕地談述他如何討好公爵夫人的時候、當公爵夫人當面質問她與達西的關係的時候、當她的妹妹莉迪雅愚蠢的與韋翰私奔的時候、當然還有在與達西先生一來一往的互動時,她用她銳利的觀點在評論這名自傲的男人,還有她身邊的事物時,如同她最後說的:「噢,我是如此的固執」
伊莉莎白的家庭關係
有一名安靜、對太太無奈卻又懶得找麻煩的父親(最疼愛伊莉莎白)
一名嘈雜大聲、老是嚷嚷自己敏銳神經禁不起刺激,愛將自己女兒出外拋頭露面的母親
(伊莉莎白時常因此感到困擾)
伊莉莎白有四個姊妹:
分別為 最美麗的珍(大她兩歲感情最好的大姐)
資質平庸、常被忽視的妹妹瑪麗
明明比妹妹莉迪雅大兩歲(17歲)卻像是妹妹的跟班的凱薩琳
15歲不知羞恥、愛好社交的莉迪雅。
(這幾個演員現在在好萊塢都頗有知名度,尤其是Rosamund Pike)
還有她的表親盧卡斯(Lucas)先生,本來打算下跪求婚伊莉莎白,卻遭伊莉莎白嚴詞拒絕;
最後選擇迎娶伊莉莎白的好友夏洛特。
愛情觀念
伊莉莎白的好朋友夏洛特曾這麼說:「如果你的姐姐,珍,還是這麼冷淡,那賓格利先生可能很快就換對象了」,伊莉莎白反回道:「我姐姐就是很害羞每~」;夏綠蒂則說:「賓格利先生怎會知道呢?」 ,而再次與達西先生相遇時,達西先生也以”班內特大小姐對賓格利先生十分冷淡(indifferent)“作為拆散這對愛侶的藉口,頓時讓伊莉莎白啞口無言。
「如果你不喜歡,我便不再打擾你」這句話可以說是達西先生的名言,整部電影前後出現過兩次,兩次都代表著達西的心境;第一次是真摯無比玩手指頭不知該如何是好的告白;第二次則是在伯爵夫人質問完伊莉莎白後,達西從清晨的茫霧中走來,再次吐露自己的心意。
「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追尋幸福的權利。」這話是由好朋友夏洛特說的,最後夏洛特選擇嫁給家庭條件小康的盧卡斯先生,為的不是愛情的幸福,而是家庭溫飽、可靠的家世、以及不成為父母的累贅;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朝自己嚮往的目標追求,並且會成功。這句話也呈現了伊莉莎白對當時局面感到憂鬱的情況,是否真的能找到愛自己/自己愛的人,愛情又是否是她有權利追求之物;換句話說,做下拒絕盧卡斯先生的伊莉莎白,是勇敢的。
真愛難尋?
珍奧斯丁在英國文學界的地位是不容置喙的,而她詼諧、細膩、俏皮的文字總在描寫許多場合時躍然於紙上,例如一場私人舞會、例如一家人聚餐時的情形,她皆可透過諸字片段讓讀者瞭解她所描述的人物個性刻畫。班內特一家人就像一場鬧劇,卻出了兩個亭亭玉立的女孩兒;以主人翁伊莉莎白開始打轉而延伸了姐姐的婚姻、妹妹的輕浮、家庭背景出身低下。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,不簡單的婚姻,對達西以及伊莉莎白都是;可文字寫得卻不矯情,但人生中,是否可以找到這樣的幸福;不只是單靠男人的勢力,或是女人注定要被拯救,是要雙方對彼此的體認還有瞭解終諸達成共識,並且適時的讓對方明白,自己的心裡有他。
最後在這裡我要推薦電影版傲慢與偏見的原聲帶,尤其是其中幾首描述清晨、或是伊莉莎白站在岩石上眺望世界的模樣、亦或是描述達西先生送信時的澎湃激昂。
這張OST裡,完整的呈現了這些豐富、細膩的情感。
留言列表